想要财运亨通,好运常伴吗?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!点赞关注,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!祝您财源广进,万事如意!
说起来最近北京电影节那场子,按理说该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,让人提一口气的吧?毕竟都满打满算120岁了,这个年纪办“生日会”,请来的嘉宾那叫一个有分量!姜文、葛优、陈佩斯,这仨往那一坐,感觉影坛的半壁江山都来了。再加上黄渤、胡歌这些中流砥柱,这热闹劲儿,是真热闹。热搜也是跟买了一样,从开场飘到结束,我这吃瓜群众,看得是津津有味,就差搬个小板凳,摆个瓜子摊了。
可这热闹劲儿底下咂摸咂摸,总觉得好像丢了点啥。尤其我盯着直播画面里冯小刚那位置,怎么看怎么别扭。第二排靠边,旁边坐着小字辈儿的雷佳音、胡歌他们。再往前头瞅,嘿!第一排坐着姜文、葛优,还有那几位国际范儿的评委大咖。这画面一对比,心里头那叫一个堵,感觉不是滋味。
这事儿吧还不是头一回。去年北影节,冯裤子(这外号,懂的都懂)就坐那位置。当时没作品,想着“没带着孩子来,自然坐得靠后”,也就忍了。可今年不一样啊!他可是带着新片《抓特务》来的!按理说,带着作品来“赶考”,怎么着也得给个像样点的“考位”吧?给点镜头露露脸,宣传宣传?结果呢?还是老位置,活脱脱成了“背景板”本板。
这位置安排你说巧不巧?高群书、刘伟强,这二位这次可也是带着作品来的,人家呢?稳坐第一排!你再看看这二位的履历,刘伟强,金马金像都拿过,妥妥的大佬。高群书嘛,虽然没抱过三大电影节的奖杯,但也提名过,实力摆在那儿。可要说当年,跟冯小刚比?那真是差着好几个身位呢!想当年,冯小刚可是响当当的“贺岁片之父”啊!《甲方乙方》里的地主家也没余粮了,《不见不散》里那句“改革春风吹满地”,哪个不是当年街头巷尾都在学的?他可是头一个把中国电影票房带过亿、过十亿的男人!《唐山大地震》、《一九四二》那票房号召力,《我不是潘金莲》、《芳华》那口碑和奖项,华表、金鸡、金马、百花,最佳导演都拿了个遍。那风头,简直要跟张艺谋“二张并列”了。
结果呢如今在这儿在这京城的电影盛会上,他被安在第二排的角落里,直播镜头扫过去,可能比我家的扫地机器人经过的频率还低。这落差,就跟坐过山车,从山顶直接一个自由落体,看着都替他心酸。
有人嘀咕说这一切都拜2018年那场大风波所赐。崔永元和冯小刚那场“手撕大戏”,可真是把冯小刚从云端拽了下来。事业一蹶不振,投资商也跟着脚底抹油跑了,公众视野里他就像变了个魔术,凭空消失了一样。
这几年他也不是没扑腾几下。想拍电视剧“曲线救国”,结果《北辙南辕》和《回响》,水花还没我洗脸溅出来的水大。指望着《非诚勿扰3》能“续个杯”,再续前缘,结果票房才一个亿,连给当年那个随便破亿的自己提鞋都不配。
唉娱乐圈这地界儿可真是现实,残酷得跟开了刃儿似的。你几年没拿得出手的作品,没整出点话题,没攒够热度,很快就会被这股浪潮给拍在沙滩上,然后被遗忘得干干净净。冯小刚在北影节这遭遇,活脱脱就是一部“过气导演的心酸史”。当别人都在舞台中央闪闪发光,享受着鲜花掌声,你却只能坐在角落里,连个正脸镜头都难混到,这滋味,肯定比吃黄连还苦。
不过话说回来那天晚上最吸睛的,还得是姜文。人家压根儿就没带作品!可人家是什么身份?本届天坛奖的评委会主席啊!这身份一亮出来,妥妥的C位,谁敢不服?主办方这“人情世故”,真是玩得一套一套的,溜得飞起。姜文这咖位,这成就,当评委会主席那叫一个实至名归。演员那块儿,《芙蓉镇》、《春桃》,百花影帝抱回家,《北京人在纽约》,金鹰视帝也拿了。导演更不用说,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拿下金马最佳导演,还在威尼斯电影节摘了评审团大奖。《鬼子来了》、《太阳照常升起》、《一步之遥》,那都是提名过世界三大电影节的狠角色。还有那部封神之作《让子弹飞》,简直是华语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,看得人热血沸腾!
更绝的是姜文身后坐着谁?葛优和陈佩斯!这两位爷,虽然说是第二排,但那位置,那气场,简直能把冯小刚甩出八条街。整场直播,姜文和葛优的互动镜头,那简直是“按分钟计费”的,给得足足的。颁最佳影片的时候,姜文和葛优一块儿上台,这俩老哥俩,不知道是即兴还是事先约好的,居然在台上飙起了相声,把全场都逗得哈哈大笑。
你脑补一下那画面冯小刚坐在下面,看着曾经跟自己一起叱咤风云、开创“贺岁档”的老哥俩,在台上神采飞扬地插科打诨,心里能没点涟漪?能没点“想当年”的感慨?
掏心窝子讲冯小刚姜文、葛优这三位爷,从江湖地位和电影成就上来说,当年那绝对是同一个层级的。而且他们私下关系也一直不错。葛优嘛,跟冯小刚是多年的老搭档了,“葛优躺”成了现象级,贡献了无数经典角色。跟姜文呢,也是合作无间,默契十足。冯小刚和姜文甚至还在对方电影里客串过,虽然只是友情出演,但足以说明他们交情匪浅。
可就是在这北影节的舞台上,冯小刚却成了姜文和葛优的“背景板”。这画面,看着多少有点“世事难料,造化弄人”的讽刺意味。
不过冯小刚在电影上的那些硬核成就,那可都是实打实拍出来的,谁也抹不去,谁也否认不了。他毕竟是曾经的“贺岁片之父”,那商业嗅觉,那拍电影的功力,可不是假的。听说《抓特务》已经拍完了,如果顺利的话,今年就能跟观众见面。这部电影,会不会是冯小刚“触底反弹”、“王者归来”的机会?就像当年的周星驰,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,但凭借《功夫》又一次证明了自己,票房口碑双丰收。又比如张艺谋,虽然也有争议,但人家一直没停下创作的脚步,不断尝试新的风格,总能给观众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。
时代在变观众口味也在变,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儿。曾经引领贺岁档,票房横扫一切的“小钢炮”,能否凭借这部新片再次赢得观众的“芳心”,重回主流视野?或许,冯小刚也需要像其他成功的导演一样,放下过去的那些辉煌,轻装上阵,去拥抱新的挑战,去拍点不一样的玩意儿。就像巩俐,即使身处国际舞台,那份对电影的初心和对角色的执着,从来没变,每一次亮相都带着中国电影人的那股子风骨。
这事儿啊咱们就搬着小板凳,磕着瓜子,等着瞧吧!但不管怎么说,看到曾经风光无限,意气风发的冯小刚,在这种场合,处境却显得如此尴尬,心里总觉得有点堵得慌。你说,这娱乐圈,这名利场,是不是真的残酷得有点过分了?有时候,名利这玩意儿,来得时候像龙卷风,去得时候呢?可能就像一阵风,吹过就啥痕迹都没留下。到头来,真正能留下点念想的,还是你的作品,你的实力。希望冯小刚能凭借《抓特务》这部片子,再次证明自己,别让咱们这些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老影迷们,白白唏嘘一场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